一年有一年的新形势。新的一年,投资小伙伴又有新的投资烦恼。
当下网贷平台大规模降息,把资金撤去其贷款问题他平台的心思分分钟有。但当下确实监管政策的调整期。稍有不慎可能踩到“整改雷”、“监管雷”可咋整?
于是,小伙伴们纷纷来问这能不能投、那能不能投?如果你根本无心去考察、分析,也不愿意以认知与判断力来获取较高收益,完全可以用脚投票,去投那些排名前十的平台。
这个时候,排名前十倒掉的机会跟买银行理财损失的概率差不多。
但投资这些平台,除了利息低,你可能还要忍受抢不到标、资金站岗、提现费、管理费,甚至咨询客服都要排队的问题。
如果你有一点“异心”,受不了大平台的“店大欺客”,而想要找一个不那么挤人,还收益美丽的平台,下面的问题一定是你关注的。
01
没有银行存管的能不能投?
按照当下政策行情,银行存管已经成为比肩备案与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资质性配件。因此,在有无存管之间,麦芽还是推荐大家简单粗暴的去选择有银行存管的平台。
虽然,目前接上银行存管的平台不多,但也有了100多家。其中有不少规模较小的平台,在投资体验上美不美不一定,但可以判断的是:当下他们出问题的几率极小。
一是因为这还在政策引导期就出问题了,监管还怎么执行得下去,就算执行下去大家也不认了;二是平台出问题了不要紧,银行就瞎大了(接了个存管,自己在整个行业的声誉都臭了,这是哪门子生意?)。此时谁敢让他们出问题?贷款问题!
所以,投资人此时或许可以从存管的小平台去找点高息“肥肉”。
当然你要问没有存管能不能投?
陆金所就没有银行存管,你说能不能投?当然能。这就跟人应聘某个职位有没有证书是一样的。有时候实力与背景分分钟可以碾压这种形式上的指标。
因此,如果你投的平台有这种实力,也完全不用过分担忧。要真的让自己达到指标上的“合规”,它们要办到也不会太困难。
02
没有ICP证的能不能投?
其实关于证的问题,麦芽在监管政策出来时就有过讨论。网间传闻平台要领的“这个证”“那个证”,平台和投资者,甚至监管自身相信都还不知道到底要给网贷平台哪个证。
而从各个地方金融风险整治、排查工作方案中,也从没看排查网贷平台有没有许可证一说。
当然,如果没有后续政策出台,极有可能ICP证就是监管所指的“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”,如果不是,平台有了ICP证也会多了一项与监管博弈的砝码(如若届时要领的不是ICP证,平台或许也可以凭借此换证。)
因此,总的来说:ICP证可能重要,但还想象中那么重要。
03
大标能不能投?
一直以来大家都在投着大标,并且也有更多投资者信任这种有抵押、有担保的标的更靠谱,而不是单纯以“大小”论安全。
另外,即便要进行业务调整,有多少平台能一夜转型?如果要监管要一刀切,受伤的又是投资者。而监管最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投资者利益?因此,麦芽私自揣测,关于网贷标的限额的问题,或许会有更长的“缓刑期”。
大标还有较长时间的可投性,大家且投且看吧。
04
平台收到整改书能不能投?
从来没有过监管的行业,平台有不合规的瑕疵再正常不过。收到整改书,平台就有了“改正”的指导方案了。
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啊。
05
没有上评级的能不能投?
当下的网贷评级,绝大多数是一种商业行为,而不是一种公益行为。因此,有些平台不是不能出现在评级里,而是并不想出现在这种付费的评级里。
没有上评级的平台里,也有很多优质靠谱的平台。因此,平台能不能投,取决于其本身是否靠谱,而非是否在评级里。
06
规模小的平台能不能投?
如果两家平台都资质齐全、资产真实,其实规模小的平台可能会更安全。因此,以规模小去捧杀一家精致却规模小的平台,是不公平的。
近期因为降息的问题,大家也都去“小而美”的平台,试图赢取高息了。但值得注意的是:有些规模小确实是小,美不美就要考证了。
因此,规模可以小,但一定要有投资的理由。
07
P2P活期还能不能投?
麦芽一直希望P2P活期的存在,因为不仅灵活还收益高。真是打理流动资金的绝配。不管别人有没有投,个人是在投。
当然,如果你像我一样对活期有强烈需求,在这敏感期请严格控制存放比例吧(总资产10%以下)。
08
最后,如何才能有更多的收益呢?
出来混,想要的还是收益嘛。撸活动和奖励的招就不用我说了......
选定了靠谱的平台后,请果断的去锁定长期收益吧。因为到年中,因为监管政策的明朗与调整期的到期,合规成本会进一步侵蚀平台利润,届时还会有一波降息。
所以,此时看起来是降息了,但到时候你会怀念现在的“高息”。
另外,去冒点风险,以风险换取收益。
说到风险,一般人内心都是拒绝的。但有风险是否意味着一定发生风险?不是的。
真正的风险源于无知。如果投资人胆大心细培养自身的判断力,能躲过别人判断不了风险,也能发现风险掩盖下的宝物。
比如去找“小而美”平台......
来源:挑选平台必看,新形势下网贷投资8大问题